三亚乐居网 资讯中心 本地新闻

正文

快讯:三亚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深度变革的指导意见
来源:乐居买房2021-11-02 15:45:37

  乐居讯  近日,三亚市教育局印发三亚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深度变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推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把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构建目标饱满、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我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品质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系统设计,继承创新,聚焦品质,面向未来,稳步推进。


  原文如下:

  三亚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中小学幼儿园

  课程深度变革的指导意见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及《海南省中小学校教学管理常规》等文件精神,提升三亚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品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与推进原则

  推进三亚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深度变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我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品质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系统设计。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要立足本土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方法,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基本规律进行。

  二是继承创新。从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环境出发,既要巩固已有课程改革成果,注重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又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支持学校和教师大胆探索,创新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法。

  三是聚焦品质。学校课程建设要立足于当前我市教育改革背景,立足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特点等客观条件,凸显学校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不断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深度推进学校课程变革。

  四是面向未来。学校要有超前意识,要按照未来社会人才规格和要求,积极构建核心素养培育的学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

  五是稳步推进。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要采取积极稳健的方式,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既要整体规划,又要稳步推进。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深入推进。

  二、总体目标与阶段任务

  推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总体目标是:坚持把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主要载体,着力提高学校课程领导力,构建目标饱满、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学校课程体系,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体来说,学校课程品质提升工程分以下四个阶段。

  (一)现状调研与文化定位

  组建专家团队,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对学校课程发展现状与文化建设格局进行充分论证与学理研判。各校要积极参与、深入研究,通过研讨与互动,确定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教育信条、教师誓词、学生誓词等文化要素,逐步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品牌定位,为学校课程发展与内涵提升奠定基础。

  (二)课程规划与逻辑建构

  立足于学校课程情境分析,基于学校教育哲学,各校研制包含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图谱、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等要素在內的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建构学校课程模式,形成有逻辑的学校课程变革思路。

  (三)触点变革与深入推进

  按照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各学校充分调动教师的课程参与热情,制订课程纲要,丰富学校课程门类,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学校课程指南。同时,各学校应深入研究,寻找课程深度变革的切入点,确立课程研究主题,推进触点变革,逐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架构,满足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需要。

  (四)机制建构与系统提升

  基于实践与研究,各学校建构合理的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运行机制,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形成科学的、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研究成果,为学生的素养培育创造条件,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为学校的系统提升增添光彩。

  三、项目设计与主要内容

  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主要任务的课程育人体系和机制,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意义。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课程品质,我市确立八大课程改革核心项目。

  (一)灯塔计划:学校文化提升项目

  学校教育哲学是学校办学的价值观与方法论,是学校团队对学校精神文化的提炼、概括与升华,是指引学校变革、课程建设与管理转型的价值准则,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因此,研制学校文化品牌策划书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提升学校领导力的重要方面。在学校教育哲学的指导下,学校应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与课程理念,文化的力量引领学校课程变革。

  (二)灿烂计划:学校课程规划项目

  学校基于课程发展的特定情境,研制学校整体课程规划,确立学校课程理念、厘定学校课程目标、搭建学校课程框架、设计学校课程图谱、活跃学校课程实施、完善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实现学校课程内容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形成立足学校实际,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让学校更美好、更灿烂。

  (三)北斗计划:学校课程指南项目

  每一个学生和家长都有权利了解学校课程,每一位教师都应明确学校课程的整体布局,清晰自己的课程坐标。学校应基于整体课程规划,认清每一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其全面发展,培养其特长,丰富学科拓展课程,活跃实践体验课程,深耕校园文化课程,编制课程纲要,收集课程实施图片,设计图文并茂的学校课程指南,为学生成长提供清晰的学习导航。

  (四)引擎计划:学校课程实施项目

  激发课程主体的参与热情,启动学校课程深度变革引擎,在以下三方面着力:一是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大单元教学,在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依据本校实际做出适当的调适,重构课程内容,将课程标准与学校、教师、学生等具体情境,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联系起来;二是推进课堂教学转型,构建具有新时代价值取向的课堂教学新样态,把学校课程价值追求转化为学生的实际体验;三是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综合采取社团学习、场馆学习、行走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校课程实施活跃起来,改变课程实施形式单一、学习方式机械的格局。

  (五)支点计划:学校课程评价项目

  改变单一的纸笔测试课程评价局面,遵循发展性课程评价原则,各学校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课程评价方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可以视具体情况选择多样的课程评价方法,如赛事性评价、积分制评价、展示性评价、纪实性评价、档案袋评价、争章性评价、评选性评价、认证性评价、审议性评价、问卷式评价、满意度评价、等第性评价等。每一门课程都要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教师应学会通过评价推动学校课程有效落实。

  (六)琢玉计划:教师课程领导项目

  长期以来,教师的眼睛盯着课堂,死抓教学,很少关注课程开发。因此,很多教师有点滴的课程实践,却没有独特的课程主张;能开发一些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却缺乏自己的课程价值观,没有课程观的课程实践屡见不鲜,课程领导力弱,是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情况。玉不琢,不成器。学校要引导教师在提出课程主张中、在建构学科课程群中、在订制课程纲要中、在完善课程内容中、在课程内容整合中、在推动课程评价中、在巧用课程管理策略中,锻炼自己的课程能力,提升驾驭课程实践的能力。

  (七)魔方计划:特色学科建设项目

  唤醒教师的学科意识,推动中小学特色学科建设。在中小学,学科是由学科课程、学科教学、学科学习以及学科团队构成的。每一所学校都要按照“基于标准、紧扣教材、课堂整合、提升质量”的要求,推进学科课程的丰富和完善,落实特色学科建设的要求。中小学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每一个学科教研组都应研制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扎实推进特色学科建设,积极争创市级特色学科。

  (八)亮点计划:特色课程群建设项目

  中小学幼儿园应充分发挥“文化+课程”“旅游+课程”的资源联动功能,有意识把崖州古城、凤凰岛、南山、天涯海角、鹿回头、南海观音等景点打造成三亚独具特色的课程符号,将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岛屿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融入到特色课程建设之中,让学校课程带有浓厚的三亚文化味。各学校应准确定位能反映办学特色的项目,研制特色课程建设方案,提出特色课程项目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以及管理的整体架构,聚焦特色办学的课程群建设,将办学特色形成有支持体系的课程架构,化办学特色为可以看得见的亮点,深度推进办学特色的课程转化,让办学特色更亮。

  四、推进措施与实施策略

  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技术、教育督导与评估功能,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一)注重调查分析

  根据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的实际需要,开展全市学校课程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情况。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校确定课程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二)强化研究提炼

  组织专家团队指导各学校对课程建设成果进行研究提炼。一方面以制度确保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有效,形成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制度;另一方面形成学校课程建设策略,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成果。

  (三)加强培训提高

  加强学校相关人员课程领导力、研究力、开发力、执行力和评价力培训。组建课程研修共同体,编印学校课程品质提升系列培训资料,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式、讲解式、案例式、项目式、任务驱动式、考察学习式等多样化的区域性和校本化的课程研修活动。

  (四)重视实践探索

  一是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设立课程研究中心,采取专、兼职教科研管理方式,探索科学合理的学校课程研究形式;二是各校组建课程建设研究小组,以课程与社会生活、课程与教学、课程与学生、课程与教师等为内容,采取专家指导、集中研讨、成果展示等多样的方式,不断实践探索。

  (五)采用先进技术

  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为课程品质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在课程建设中,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充分利用教育技术,建设网络资源和搭建网络平台,拓展课程空间,改变学习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六)引入督导评估

  一是按照市教育局督导室对学校督导评估要求,突出对课程建设工作和成效的评价。二是在学业质量评价方面,加强对学生多种学习经历的考查,以考试评价改革促进课堂教学转型,推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三是引入第三方督导评估机制,引导学校使用多种评价手段,通过增值性评价大幅度提升学校课程进步指数。

  (七)搭建展示平台

  一是组织品质课程论坛和课程现场会等交流分享活动;二是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上宣传三亚市课程改革成果;三是引进先进地区和学校课程建设经验,加强与其他区域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交流;四是各区主办区一级的校长论坛、主题研讨,活跃我市课程变革的氛围。

  五、保障条件

  (一)组织建设

  在市教育局的宏观领导下,市教育研究培训院具体负责全市范围内中小学(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协调、研究、推进与指导工作。学校要建立课程品质提升的工作机制,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学校课程领导小组,保障学校课程建设的顺利开展和有序推进。

  (二)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各项制度特别是相应的评价激励制度,把学校课程建设情况纳入学校办学水平和校长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将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研究方案、研究报告、课程纲要、学科课程群建设方案、课程指南等成果作为学校人事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参与和指导学校课程建设的情况纳入教研员业务年度考核范围;对学校课程建设中成绩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并给予学校一定经费支持和奖励,对成绩突出的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主体参与

  充分发挥外聘专家的专业优势,引进先进地区和学校课程变革的经验,指导学校课程品质的有效提升;充分发挥区内外教科研人员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教师培训、教育技术、督导评估的作用,合力推进学校课程品质提升;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以及教师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课程变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经费保障

  各学校要加强对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物质保障,根据职责任务,安排专项经费,确保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工作顺利进行。同时,要努力提高经费投入的效益,加强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

标签: 特色 教育 学校
重要提示:本页面内容,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并非广告服务性信息。页面所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之观点或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最终以开发商实际公式为准。商品房预售须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用户在购房时需慎重查验开发商的证件信息。本页面所提到的房屋面积如无特别标示,均指建筑面积。

楼盘点评

    暂无评论, 您可以发起评论
    乐居网三亚购房小助手 加入城市买房砍价群。实时讨论购房热点话题